看了張淳淳的故事突然有些感慨,
我們的教育教了我們很多競爭的技巧、給我們充足的機會練習排序,
最終讓我們學最多的是-比較,
把個人價值實力如經濟、社會地位、名譽聲望、財富等,
當作唯一價值,
卻沒有教我們如何照顧自己的心靈與身體,
沒有讓我們練習和大自然地球共存。
諷刺的是,我們因地球的養分而生存,卻只能透過剝奪或搶奪...
無線網路?智慧型手機還是無止境的新科技?
看似別無選擇的我好像只能與時俱進的參與這些全新的發明,
卻無法發現與自己已經疏離的我,使用科技想要找回自己的需求,卻只能看到數據。
當我的內在感覺越來越薄弱,漸漸容易被取代之後,
只好再度提升自己做一個有用的人,
這時腦中又會出現很多念頭,
單純地相信只要做到這些就會被認同、被接受、被喜歡...
例如:做個大生意、念個博士當學者、考個高普考當官或高喊性別平等或愛地球的文藝青年
就這樣周而復始的循環到了中年、老年,我依舊覺得沒有價值感...
一直到人生的大轉變發生之後,
最後大徹大悟的體會到自己到底為什麼來地球,
才發現原來那些財富、聲望與受人景仰的地位都無法換回一顆與自己貼近的心,
就像張淳淳說她最後才發現自己羨慕的是身旁的看護,可以健康的進出醫院協助她,
人生還很長還有很多路要走是大家常說的一句話,
但是要怎麼走得安心走得踏實真的好難,
聽聽自己的聲音,也許你會發現原來人的身體就是最美的寶藏,
小病痛、小風寒、小受傷可以提醒我們重新整理自己的狀態,頭腦用太多了嗎?重新和身體連結重掌狀態再出發。
是為了提醒我們聆聽自己,不是懲罰,
但無奈現有的醫療科技大多只是數據,
數據大多顯示在你這個階段很多人都有這個狀況(病)喔...(聽到這樣好像也沒有比較安心?問題是我該怎麼保養呢
現行的醫療制度無法提供我個人的健康諮詢,找出屬於我個人的保養之道
如果你也有以上類似的經驗,正是提醒你該回到身體的時刻,
請即刻開始與身體連結,
感覺呼吸與每個部位發出的訊號,
給自己更多陪伴自己的時間,
找出給自己安全感的方式、信念與行動!
也許對一些理性的頭腦來說會很抽象,
聆聽自己本來就是抽象的,
我很難說得清楚,
只有妳親自體會就會明白,
開始從陪伴身體的訊息,
找出自我療癒之路,
就從現在開始!
張淳淳:人生賺那麼多錢,只是讓你住到頭等病房!(今周刊)